一、肥料本身的原因
1、養分
由于原材料本身養分低或發酵生產工藝原因,有些小微企業的有機肥發酵出來,其養分并不合格,甚至他們連化驗室都沒有,一批產品就這樣進入了市場。
2、pH值
在發酵過程中,pH變化較大,如果發酵過程控制不好,有可能發酵出來會發現pH在8.5以上,或5.5以下。特別是過酸的產品會導致農作物生長受阻或死亡。
3、氯離子含量
有些廠家使用氯化銨這一類含氯化肥加入到有機肥中,以提高總養分中的氮,這也是導致氯離子含量增高,影響農作物的生長。
4、含鹽量
一般來說,生活污泥、廚余垃圾等原料的鹽分較高,不耐鹽的作物會出現黃葉、掉葉、萎蔫、死亡等現象。
5、陽離子交換量
沒有腐熟的有機肥甚至是曬干就賣的糞便,其陽離子交換量極低,起不到應有的緩沖效果,相反,還會危害土壤本身的緩沖效果,造成作物生長障礙。
6、小分子脂肪酸
一般來說,小分子脂肪酸存在于未腐熟的物料中,如新鮮雞糞等。其所帶來的危害是:小分子脂肪酸會抑制種子萌發,會抑制根系生長。所以發酵不完全的有機肥不但沒有效果還有危害!
7、重金屬
重金屬會在植物中積累,最終通過食物鏈集中到人身上,對人造成傷害。同時重金屬也會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損害。
8、有害微生物
很多廠家有機肥生產過程中,由于工藝水平原因,未能達到一定溫度,大部分蛔蟲卵、大腸菌群等未能大部分殺滅,這就影響了作物健康生長。